close
觀察地點:梅峰農場
走在農場裡,遠遠的就看見地上有一隻超綠的攀蜥,牠正在曬太陽,牠的尾
巴很長,甚至比牠的身體還長。
牠的背上有紅褐色的花紋,非常美麗。
查了資料後,我想牠應該是雌的「棕背型」牧氏攀蜥。
我覺得我們很幸運,因為這種蜥蜴很少見,是台灣特有種哦!
以上內容:
牧氏攀蜥
特徵:
牧氏攀蜥為體長約10公分,最大全長可達27公分的蜥蜴。嘴的外緣淺色,頭部有明顯過眼帶的
牧氏攀蜥,體色會隨著環境不同而作小幅度變色。 體色主要以綠色為主,腹部顏色較淺、尾部
不會自割。
雌雄個體外表明顯不同,雄性個體背部到體側有著數條黑色橫帶構成其背部綠、黑相間的斑塊,此特徵延伸到尾部並構成環節,且具有較明顯的鬛鱗;
雌性個體雖然體色主要以綠色為主,但有些個體從頭部經背脊中央延伸到尾巴均為暗褐色,形
成一條寬縱帶。
具有明顯的領域行為,當有外物接近時,常可觀察到雄性個體有喉部擴張,持續做出伏地挺身
的威嚇動作。
日行性的牧氏攀蜥,主要以昆蟲或是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。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蜥蜴,生
殖季節以夏季為主,一窩可產下卵4至6枚。
為臺灣特有種蜥蜴,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中部與南部900至1800公尺的中低海拔山區。
習性:
牧氏攀蜥為樹棲性蜥蜴,喜好的棲息環境為樹林邊緣,常可於日間觀察到牠們出現在森林邊緣
空曠處活動,或是觀察到牠停棲在樹叢向光的葉面上。
資料來源http://www.ellison.idv.tw/ellisonblog/article.asp?id=367
全站熱搜